天然氣鍛造爐之--章丘“鐵匠之鄉”鍛造簡史
信息來源:原創 作者:山東一然 發布時間: 瀏覽量:223

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,那時候打鐵也叫紅爐,章丘約有38萬人以打鐵養家糊口。更有電視劇《章丘鐵匠》描寫了戰爭年代章丘鐵匠支援抗日的故事。解放初,章丘山頂莊、十九郎村、萬山村等會打錘的1400余人之多。為什么這么多,因為鐵匠這個手藝特點是人手少、技術含量低。一般都是“老少爐”、“親友爐”、“夫妻爐”等類似的三人團伙。

章丘鐵匠祖先曾在相公莊鎮袁莊扎根落戶,這里便成為章丘鐵匠的發源地。目前山東一然環??萍加邢薰揪驮诖说?。眾所周知,鐵匠干的凈是重活計,沒有機械化操作,所以手藝粗拉,欠缺精細。但在那時也足以維持生計,并十分火爆。有的鐵匠師傅有定點命名的鐵匠鋪,也有的師一箱、一鉗、一手錘的“打跑鐵”。兒時經常在街頭巷口聽見叮當叮當的打鐵聲,這就是當年打跑鐵漢子的真實寫照。
三、章丘鐵匠保家衛國革命史盤紅爐
1938年以后,章丘鐵匠大部搭伙為伍,投入軍工生產,為正規部隊和地方武裝生產兵器。如相公莊桑園劉家章師傅、袁莊袁紹德師傅,都是手藝絕妙、威望高,他們組織生產各種槍支,為章丘武工隊提供了強有力的武器支援和后勤保障。直到1947年底,章丘已是解放區,分了良田又領房,鐵匠鋪子有了家。直到1953年政府提出農業要走合作化道路,文祖鎮的洪溝村立馬成立了“鐵木業合作社”,共有6盤紅爐,70多名鐵匠,一時隊伍壯大,實力雄厚,紅爐紅及一時。
四、改革開放追求美好生活
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,章丘鐵匠大軍也發生了歷史性變遷。組織體制由“社”變“廠”,產品類型由內銷型變成“外加工”。生產方式由笨體力實現了機械加工,鐵匠師傅的稱謂也由“打鐵匠”改為“亦工亦農”職工。那時候章丘還叫章丘縣,整個縣境內大約有570家左右。不僅壯大了公社集體經濟實力,也促進了農業機械化進程。
20世紀80年代,章丘鐵匠大軍在改革中振興,章丘農具一廠改建為章丘電機廠,章丘農具二廠擴建為章丘鼓風機廠,農具三廠組建成章丘皮革生產加工廠,農具四廠擴建為重型汽車配件廠,縣級企業計有60余家。由于實行廠長負責制,“包”字進廠到車間主權行事,極大增強了以鐵匠出身、鐵匠后輩為主的工人隊伍的親和力和戰斗力,同時,惠民良策在東風化雨的滋潤下開花結果。改革時代當廠長。先進設備顯神通,機器飛轉財源旺。凝心聚力創奇跡,社會提前進小康,萬紫千紅逢陽春,鐵匠就是“牡丹王”;青史永記“老功臣”,手錘、虎鉗、舊風箱。
以上就是章丘的鍛造史,不知道您覺得怎么樣?至少,小編覺得是可歌可泣的。隨著自己見識得多些,知道了那時候與打鐵的一些術語俗稱相對應的學名。
1、章丘鐵匠——鍛造工程師
2、打鐵——鍛造
3、大師傅——著名、傳統、高級鍛造工程師
4、掄大錘的——高級鍛造技工
5、拉風箱的——熱物理專業技師
6、“濺火”——金屬熱處理工藝
章丘鐵匠鍛造從手工打鐵到爐體鍛造,從煤爐到氣爐,從簡陋到完善,從稚嫩到成熟,變的是操作方式,不變的是鍛造的本質,就像山東一然環??萍加邢薰緩氖?a href="http://www.power997.com/product/129.html">天然氣鍛造爐13年來,一直不忘初心,穩步前行,從設計、工藝制造、研發更新等方面,保障了客戶的各項技術指標。申請通過了ISO-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,榮獲“2019年度中國臺車爐品牌十大企業”,榮獲“雙蓄熱式天然氣加熱爐”專利證書等多項榮譽。同時覆蓋全國的強大的售后服務團隊,真誠地為每一位客戶服務,給客戶提供可靠的售后保障。山東一然從產品研發、設計、生產、質檢、銷售、售后。實現專人專事一條龍服務,做爐子我們是認真的。因為專注,所以專業。熱線:15053175118